評選作業:由院內研究人員組成評選委員會。
(1) 口頭報告組:由各單位推薦人選,並開放自由投稿,於Research Day進行英文口頭報告,競爭傑出、優選及佳作獎。
(2) 壁報展示組:投稿領域及篇數分別為基礎醫學領域69篇、應用醫學領域50篇、臨床醫學/公衛25篇,各領域取前10%之優秀壁報論文。
(3) 優秀研究助理:採二階段審查,第一階段由單位推薦、第二階段於Research Day進行評選,擇優獎勵23名。〈更多內容〉
《文/圖:癌症研究所郭子雷博士、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許家豪博班生、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蔣偉程博士提供、學術發展處蔡雨軒整理》
活動內容包含知識性及趣味手作課程,知識課程包含介紹室內淨化空氣植物、認識空氣汙染、蚊媒病防治課程與院區植物導覽,而趣味手作課程為創意組合盆栽。多元的課程內容設計,期望藉由豐富的課程搭配趣味DIY植栽,讓學生透過參訪活動有所學習及成長,不虛度假期,全面提升學子的學習力及創造力。其中,室內淨化空氣植物課程,將介紹植物如何淨化空氣、減少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及有機揮發物;另邀請本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同仁為學生介紹甚麼叫空氣汙染、何謂PM2.5等,希望學生們學會保護自己,進而愛惜我們的居住環境;同時利用本院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帶學生實地走訪院區戶外景觀一周,介紹沿路的特色植物及藥用植物,並穿插趣味手作課程。經由親手栽種組合盆栽,試著用不一樣的方式接近自然,活化學習過程。〈更多內容〉
《文/圖:秘書室余淑禔》
此判決的依據為咖啡豆經高溫烘培所產生的丙烯醯胺(acrylamide)與致癌的關聯性。丙烯醯胺為食物中的糖及天冬酰胺經高溫烹煮如炸、烘烤及烘培後所產生的化學物質,主要來源為馬鈴薯產品、穀類產品或咖啡。先前的動物實驗中發現,暴露於高劑量的丙烯醯胺增加致癌風險。聯合國糧農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之食品添加物專家委員會於2010年結論出須要關注丙烯醯胺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並建議投入更多的長期研究。然而,目前並無研究證明人類因攝食丙烯醯胺而致癌。〈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張喬菀編譯/圖:編輯中心》
2018 NHRI/IBMS發炎與疾病國際研討會將於10月31日~11月2日(星期三至星期五)於本院(苗栗縣竹南鎮科研路35號)舉行。目前已有11位國外頂尖學者專家接受邀請擔任講員(講員名單依英文姓氏排序於下),同時亦正規劃邀請國內相關領域學者專家演講,並公開徵求投稿論文摘要,展示最新研究進展和結果,期聚集相關領域台灣和國際頂尖科學家討論與交流。
Dr. Shizuo Akira, Osaka University, Japan
Dr. Andreas Bäuml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USA
Dr. Bruce S. Bochner,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Dr. Chen Dong, Tsinghua University, China
Dr. Warren J. Leonard,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USA
Dr. Richard M. Locks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USA
Dr. Tak Wah Mak,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Dr. Jonathan D. Powell,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Dr. Alexander Rudensky,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USA
Dr. Shimon Sakaguchi, Osaka University, Japan
Dr. Kazuhiko Yamamoto, RIKEN Center for Integrative Medical Sciences, Japan
研討會資訊請參考網站(http://inflammation.nhri.org.tw/)並將隨時更新,歡迎醫藥衛生領域相關研究人員於10月4日(星期四)前報名與會,共襄盛舉。
研討會相關疑問,請洽本院學術發展處陳忻女士,電話037-246166轉33301,e-mail: chenhsin@nhri.org.tw
《文:學術發展處/圖:國衛院2013攝影比賽第一名得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