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藥性造成的經濟與醫療負擔
抗生素是使用最廣,且救人最多的藥物之一,但使用抗生素必然會造成抗藥性。隨著抗生素藥價下降、患者壽命延長,抗生素使用量無可避免地上升,也造就了全球現在的高抗藥性。多重抗藥細菌的出現,讓人類又回到抗生素發明前的窘境,面對患者感染卻無計可施。未妥善治療的感染症死亡率極高,美國每年約有二百萬人感染抗藥性細菌,其中有2萬人因此不幸地死亡(參閱相關報導),經濟損失可達50億美元(1);歐盟則有2.5萬人死亡,經濟損失則為15億歐元(參閱相關報導)。本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與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合作統計近年台灣住院患者的抗生素藥費,每年可達100億台幣,其中,治療抗藥性細菌的廣效抗生素即占了七成之多。台灣加護病房內感染之患者,其死亡率、住院天數與住院費用,都明顯比未感染者高。〈更多內容〉
《文: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郭書辰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
本院癌症研究所張憶壽名譽研究員以自身所發表的論文為例,指出整合分析(integrative analysis)中,一致性的研究結果可提升可信度及價值,且同時指出高通量資料提供了資料品質(data quality)檢驗的特殊機會。由於批次效應(batch effect)會對研究結果造成偽陽性(false positive results),於研習會中,本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陳中興博士以實例說明實驗資料產生的時間是與批次效應最可能相關的變數,亦同時說明如何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及相關之替代變數分析(surrogate variable analysis, SVA),來偵測批次效應並減輕其所帶來的偏差,提高實驗的再現性(reproducibility)。〈更多內容〉
《文:癌症研究所江士昇助研究員、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陳中興博士後研究員/圖: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陳茹婕》
侯文詠先生,為國立台灣大學醫學博士,更是當代知名作家,曾榮獲省新聞處短篇小說首獎,自小對寫作產生興趣,大七時出版第一本書《七年之愛》,進入醫院後仍繼續創作,不斷推出溫馨小品,經常登上暢銷排行榜。曾任台大醫院和萬芳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及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於38歲那年在妻子支持下,辭退了醫療及教學等方面的工作,專心於文學創作。〈更多內容〉
《文:秘書室余淑禔/圖:圖書館呂婷如/攝影:資訊中心林承泰》
時間:9:00~17:30(8:20報到)
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301會議室
(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號)
交通訊息:https://goo.gl/cTUae6
主辦單位: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健康科學文教基金會
大會語言:國語(Session I 為英語)
議程:請參閱此處
人數限制:220人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點選進入報名網址)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2018年6月18日(星期一)止(或額滿為止)
報名費用:免費參加(敬備午餐,歡迎與會)
時數:公務人員學習時數(須具公務人員資格)
聯絡人: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宋婕瑜女士
Email: 2018event@nhri.org.tw
電話:02-2653-4401轉26010
《文/圖: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