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7 期 2018-08-31
院務紀事 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20週年所慶紀事與未來展望 20th Anniversary of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BPR), NHRI: Retrospection and prospection 生技與藥物研究所20週年
20年,是從襁褓的嬰兒成長為成人的歷程,經歷學習探索、跌跌撞撞,在失敗中不斷努力地學習與成長才能獲得豐碩的成果。回顧二十年來,本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以下簡稱生技藥研所)從寄居南港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汐止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及台北國防醫學院9樓,到後來搬遷至目前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永久院址,一路上大家相互扶持,在摸索中成長茁壯。
自1998年成立以來,二十年內共研發出16個候選發展藥物,其中,5個候選發展藥物已技轉予廠商,而現階段有3個候選藥物正在人體臨床試驗階段。從小分子到大分子藥物研發,從me-too/me-better到first-in-class/best-in-class,每個階段的成員貢獻了他們的才能與熱情,也從中學習到唯有團隊合作才能完成新藥研發的任務。而不同時期成員的加入更為團隊注入新能量,團隊們也持續將這股力量傳遞下去。〈更多內容〉 《文/圖:生技藥研所20週年所慶籌備小組:楊政偉博士後研究員、楊珮雅行政主任、陳琦雯秘書與李秀珠副研究員/攝影:謝宗志研究助理》
會議報導 第7屆「國際環境流行病學與暴露科學會議―亞洲分會」紀實 Report on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Epidemiology/Exposure Science—Asian Chapter (ISEE/ES AC) 國際環境流行病學會議(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Epidemiology, ISEE)是國際環境健康學術會議中規模最大、內容最豐盛的。經其亞洲分會爭取,得以在台舉辦,籌備委員會並力邀亞洲的暴露評估學會共襄盛舉。在歷經10個月的籌備後,於今(2018)年6月21日至24日舉行,由本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與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共同主辦,並由本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協助。
因為空氣、海洋的快速移動,食物、飲料、保養品等進出口興盛等,各國共同背負環境污染增加、氣候變遷等巨大挑戰,尤其亞洲乃世界重要基礎工業產品之製造輸出國,如何促進區域性的交流合作,建立共識以維護環境健康,已經是刻不容緩的課題;大會主題因此提議為:「環境變遷與世代健康―如何在環境劇變下保衛人類健康(Changing environment and healthy generations—How to secure human health in the dramatic changing environments)」。〈更多內容〉
《文/圖: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王淑麗研究員、温慧茹助研究員、蔡宗霖博士後研究員》學術活動 「【搶救兒童大作戰】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研討會,歡迎報名參加 NHRI to hold symposium on under-five mortality rate 兒童代表未來,如何保障他們健康成長,是全球共同關注的焦點,也是各國積極傾注資源力求改善的目標。聯合國在2001年提出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s),其中包括消除極端貧窮與飢餓、確保兒童接受完整基礎教育、消除各級教育中的性別差距、降低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及減少無法獲得安全飲水與基本衛生設施的人口比例等。今年,台灣死亡人口首度超過出生人口,在社會一片「搶救少子化」聲中,很少人注意到,台灣生得少、死得多,兒童高死亡率與低出生率並存,政府若不正視問題,台灣將更快速朝人口懸崖墜落。
※經費來自菸品健康福利捐 《文/圖:國家衛生研究院兒童醫學及健康研究中心》
影音節目 107年度國家衛生研究院生物醫學學術研討會大會特別演講:陳培哲院士 Lecture Video: Next generation challenges of hepatitis B: From novel virology and immunology to virus cure by Dr. Pei-Jer Chen 講題:B型肝炎的下一代挑戰:自新病毒學與免疫學至病毒治療
Lecture: Next generation challenges of hepatitis B: From novel virology and immunology to virus cure
主講人:陳培哲院士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