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昇國內生醫研究在細胞株使用上的便利性及穩定性,國衛院(以下簡稱本院)細胞庫於1996年本院成立初期即開始進行籌劃,1998年8月於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以下簡稱食品所)正式成立。細胞庫服務項目包括細胞株資料查詢、細胞株訂購、委託代購、委託試驗、寄存服務等。細胞庫可提供國內外申請使用的庫藏約有650株,每年平均約有1,800多管細胞株的提供量。想瞭解本院細胞庫相關資訊,可進入本院細胞庫網站http://www.nhri.org.tw/cellbank/查詢,網站中並提供教育訓練訊息、細胞培養知識,以及國內外菌種中心網站連結等資訊。
目前設於食品所生資中心的細胞庫是在國衛院的支持下提供服務;台灣人群基因細胞庫方面,生資中心已建立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轉型人類類淋巴母細胞株(Lymphopleotoid cell line,LCL)的標準作業流程,參與國內bio bank初期建立工作。此外,食品所亦建立幹細胞培養與保存技術,接受工研院委託提供人類胚胎幹細胞(hESC TW1),同時致力於造血幹細胞(HSC)、間質幹細胞(MSC)等的建立和研究工作。造血幹細胞的增殖主要作為骨髓移植之替代療法並提供給研究者進行藥物篩選及生物試驗之用;間質幹細胞部分著重在人體組織專一性幹細胞的保存,目前生資中心皆已建立這些細胞培養保存的關鍵技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生資中心利用眼角膜移植手術後廢棄的角膜輪部幹細胞(corneal-limbus stem cell),成功地進行角膜細胞組織培養與保存,相關技術發表於美國角膜學會(The Cornea Society)的Cornea國際期刊上,並獲得該學會2008年度新創獎(Troutman Cornea Prize)。